㋡ 單位簡介
☉ 以病人安全為中心的就醫環境
☉ 嚴謹的態度與先進的設備
☉ 視病猶親的服務精神
☉ 追求與全球同步的醫療品質
☉學歷:國防醫學院醫學系、國立成功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國立中山大學生物醫學博士候選人 ☉經歷:高雄榮民總醫院放射線部總醫師、主治醫師、永康榮民醫院放射科主治醫師、奇美醫學中心影像醫學部主治醫師/主任 ☉教職:教育部部定副教授 |
☉學歷:國防醫學院醫學系、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體育學系運動科學組碩士 ☉經歷:台北榮民總醫院放射線部住院醫師、高雄榮民總醫院放射線部主治醫師、屏東基督教醫院放射科主任醫師 ☉教職:陽明大學、國防醫學院兼任臨床講師 |
☉學歷:國防醫學院醫學系 ☉經歷:高雄榮民總醫院放射線部住院醫師、總醫師、屏東基督教醫院放射科主治醫師 ☉教職: 陽明大學、國防醫學院兼任臨床講師 |
☉學歷:中國醫藥學院中醫學系醫學士、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碩士 ☉經歷:阮綜合醫院放射科主治醫師、高雄市立聯合醫院放射科主治醫師、衛生福利部屏東醫院放射科主治醫師 |
本科室擁有2台電腦斷層掃描儀,一台是西門子螺旋式電腦斷層掃描儀一台是菲利浦64切電腦斷層掃描儀。本院64切電腦斷層掃描儀可提供心臟鈣化指數、心臟冠狀動脈攝影檢查、虛擬大腸鏡檢查以及低輻射胸腔電腦斷層檢查等。擁有與醫學中心相同水準的醫療設備與技術為民眾的健康把關加分。
磁振造影 MRI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是一種醫學影像,即是將人體置於強大均勻的磁場中,透過無線電波脈衝,激發體內的氫原子核產生共振現象,而產生磁矩共振變化訊號,經由電 腦運算處理,呈現人體組織各種切面的斷層影像,MRI的優點是不需侵入人體,且沒有輻射線暴露,在國內外二三十年來的使用經驗中,並無任何副作用。 MRI的影像對於腦部、脊椎、關節、體內臟器,及骨刺,發炎,惡性腫瘤等病灶提供了清晰的影像,是目前醫學上的影像診斷相當重要的工具。
本科室擁有一台數位乳房攝影X光機用來檢查乳房及其附近的組織乳房攝影,在早期乳癌診斷上佔了重要的角色。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局公佈乳房攝影可偵測到50歲以上百分之八十五到九十的乳癌。根據美國醫學會與美國放射學院建議,40歲以上的婦女每年應做一次乳房攝影,對於有家族遺傳病史或曾經得到乳癌的人,美國國家癌症協會 則建議應更早開始乳房攝影篩檢。尤其乳癌已躍升過人時大死因之一對於乳房的健康實在不可忽視。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供45~69歲婦女每2年一次乳癌篩檢;40-44歲且二親等以內血親曾患乳癌之婦女2年一次乳癌篩檢。
本科室擁有4台數位一般診斷X光機,這類型X光機的功能,是幫助醫師不用經過開刀等侵入性的動作,就可以看見人體內部的結構:如骨頭、肌肉等,放射師協助受檢者擺位,以及攝影幫助醫師獲得最有利的診斷資訊。
『骨質密度儀』顧名思義就是用來偵測骨質密度的設備。對於停經初期之婦女、原因不明之原發性骨質疏鬆、合併有其他臨床症狀之續發性骨質疏鬆、某些代謝性疾病,容易引起的大量骨質流失,使得骨頭易碎性增加,進而造成骨折(特別是脊椎、髖關節、橈骨遠端)。接受此項檢查能夠早期的偵測出流失疏鬆的程度,進而預防骨折,及給予適當的治療。
本科室擁有一台數位透視攝影X光機,可用來執行特殊攝影檢查。例如:上腸胃道攝影、下腸胃道攝影、食道攝影、侵入性穿刺/切片檢查…..等。
㋡ 服務項目
特殊攝影室 3117 | 放射科櫃檯 3116 |
X光攝影室 3115 | 組長辦公室 3118 |
電腦斷層室 3114 | 醫師辦公室 3112 |
乳攝衛教區 3113 | 磁振造影室 5028 |
一般X光攝影 | X在醫學界已廣泛做為診斷用途,最常見的檢查是應用於診斷骨骼異常、肺部病變、腎臟輸尿管結石或腸道阻塞等疾病。本院有數台數位攝影X光機,可快速呈現高品質、高解析的影像,提供醫師及時且精確的診斷。 |
乳房攝影 | 為一種X光檢查,過程中女性放射師會以壓迫板緊壓乳房, 以獲得清晰的影像,並減少輻射劑量,所以會有疼痛感。建議每2年接受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 |
乳房攝影之細針定位檢查 | 當乳房內發現含有微鈣化(或疑似腫塊)的病灶,欲以外科手術取出,需要定位病灶確切位置,以協助醫師施行精確的病灶切除。「乳房攝影細針定位」是利用乳房X光攝影的導引與定位,再施打局部麻醉劑止痛後,經皮下穿刺,將指引細針置入乳房組織內含微鈣化(或疑似腫塊)的病灶並固定後,帶入手術室,以協助手術的執行。 |
磁振造影檢查 | 磁振造影是一種醫學影像,即是將人體置於強大均勻的磁場中,透過無線電脈衝,激發體內氫原子核產生共振變化訊號,再經由電腦運算處理,呈現人體組織各種切面的斷層影像,以利臨床醫師診斷。 磁振造影的優點是不具侵入性且沒有游離輻射曝露。 適應症:腦部、腦血管、各種脊椎病變、骨刺、發炎、退化、腹部臟器:肝、膽、胰、腎、子宮、卵巢、攝護腺、骨盆腔、心臟大血管、惡性腫瘤、及骨科關節、韌帶、肌肉系統…等。 |
電腦斷層攝影 | 電腦斷層是一種結合X光與電腦科技重組成精細的3D立體影像的診斷工具。對於頭頸部、胸部、腹部與脊椎的疾病是很好的診斷工具,許多部位的腫瘤,例如:肺、肝、胰臟腫瘤能夠藉由這個檢查來確定位置及測量大小,對周圍組織的侵犯程度亦能提供重要的訊息,利用在創傷的病人身上,可以快速診斷出腦部、肝臟、脾臟、腎臟或其他體內器官組織的傷害情形。 |
低輻射胸腔電腦斷層檢查 | 低輻射胸腔電腦斷層檢查的劑量只有傳統檢查的1/6,可提供比傳統胸部X光檢查更詳細的影像,能夠更清楚看到更小的腫瘤。 |
心臟冠狀動脈電腦斷層攝影 | 檢查能評估心臟冠狀動脈狹窄程度、血管壁上是否有鈣化或粥狀硬化斑沉積的程度,能協助心肌梗塞高危險患者(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抽煙、有家族史)檢查是否有上述相關心臟疾病。另可作為先天性冠狀動脈異常,心臟繞道手術後追蹤,或進行心導管檢查前的篩檢。 |
電腦斷層導引組織切片/抽吸引流術 | 診斷不明之不正常組織、腫塊或因多量液體不正常地蓄積在體內,利用電腦斷層的定位與導引,經皮下穿刺切取組織進行病理檢驗或引流改善積液、積膿症狀。 |
超音波導引組織切片/抽吸引流術 | 診斷不明之不正常組織、腫塊或因多量液體不正常地蓄積在體內,利用超音波的定位與導引,經皮下穿刺切取組織樣本,進行檢驗或引流改善積液、積膿症狀。 |
肝腫瘤無線射頻燒灼療法 | 對於小型的肝腫瘤,可以施行肝腫瘤無線射頻燒灼法,以加熱方式殺死細胞,療效近似於開刀效果。此治療對於小腫瘤(小於3公分)的治癒率可超過90%。 |
肝腫瘤經皮酒精注射治療術 | 酒精可直接造成局部腫瘤壞死,或經由破壞血管內皮造成腫瘤缺血壞死。單次治療造成腫瘤完全壞死的機率可達七成以上(會因腫瘤位置及型態而有所不同)。小於3公分的肝癌治療後,約有4%產生局部復發,4~5公分腫瘤治療後則有7%以上的機會會有局部復發。 接受此項治療的病患,預後會因其原本的肝疾病嚴重度(如肝硬化程度、腫瘤的大小和數目)而不同。病人的存活率一般而言與手術治療相當。但存活率則因腫瘤大小以及您的肝功能不同而有所差異。 |
經血管栓塞術 | 藉由導管在血管內置入或施打栓塞物質,以達到阻斷局部血流,常用於肝癌、動靜脈畸形、手術前腫瘤栓塞、高血流性腫瘤之替代性治療、急性出血、腸胃道出血、咳血或腫瘤出血患者之治療等。 |
血管攝影術 | 藉由血管內施打顯影劑,以評估局部區域之血管分佈、血管病變、血液灌流及腫瘤位置。 |
下消化道攝影檢查 | 這是針對大腸的特殊X光檢查,包括了直腸、乙狀結腸、下結腸、橫結腸、上結腸、盲腸及闌尾,用以診斷慢性腹瀉、血便、便秘、腸躁症、無法解釋的體重減輕、排便習慣改變、貧血等。 |
上消化道攝影 | 吞嚥困難、胸部上腹部的疼痛、胃酸逆流、噁心嘔吐、嚴重消化不良或者糞便上有潛血反應疾患,利用吞食對比劑填充腸胃道,使之顯影,再藉由X光照相以檢查食道、胃及十二指腸有無潰瘍、腫瘤、憩室及惡性浸潤等病灶,或有無功能性異常情形。 |
腸套疊透視灌腸復位術 | 疑似患有腸套疊者,以鋇劑診斷腸套疊及協助復位。 |
順行性腎盂造影術 | 為評估泌尿系統功能,結石、狹窄、阻塞、腫瘤之位置及病因,使用於靜脈注射尿路攝影不顯影或顯影不佳,而逆行性腎盂攝影又失敗者。 |
經皮腎造瘻引流術 | 引流集尿系統積水或積膿。(1)阻塞性尿路病變之尿路引流。(2)腎結石或近端輸尿管結石截石術。(3)輸尿管狹窄之擴張及置放輸尿管內置管(4)尿路感染之尿路引流。(5)尿道異物移除。(6)輸尿管交界處狹窄,內視鏡腎盂切除術。 |
瘻管攝影術 | 疑似瘻管形成或為評估瘻管之深度、連接之部位 |
經皮肝膽管攝影及引流術 | 膽道或胰臟腫瘤、膽管結石及其他引起膽道阻塞之疾病,藉由超音波或X光透視的輔助,用針穿刺肝臟內的膽道系統或是穿過肝臟刺入膽囊內,以達到引流膽汁及膽管攝影之效果。 |
T型引流管膽道攝影術 | 疑似膽道結石、腫瘤或其他病灶,經由外科手術後留置之T型引流管,或其他經皮膽道造瘻引流管,注入顯影劑以評估膽囊及膽道系統是否有阻塞、狹窄、結石、腫瘤或其他病變。 |
靜脈注射泌尿道攝影 | 檢查腎盂及輸尿管是否異常、腎臟之排泄功能以及泌尿道之異常,如血尿、結石、感染或腫瘤等。 |
膀胱造影術 | 檢查膀胱之病變。(1)膀胱破裂。(2)膀胱瘻管。(3)排尿困難。(4)尿失禁。(5)先天性泌尿道畸形。(6)膀胱腫瘤。(7)膀胱輸尿管逆流。(8)膀胱結石。(9)膀胱外軟組織壓迫。 |
排尿時膀胱尿道攝影術 | 主要可檢查出膀胱輸尿管逆流或腎臟內逆流的情形,其他如膀胱的容量、功能及餘尿量、尿道的異常,尤其是管徑的差異及有無瓣膜等均可測知。 |
㋡ 衛教園地
Q:到醫院做完有施打對比劑的檢查回家之後該注意甚麼呢? |
A:(1)請多喝開水(除了需要限水的病患之外),比您平常的喝水量多約500c.c.即可(2)多活動以利顯影劑排出體外。 |
Q:輻射究竟是什麼東西? |
A:輻射並不是東西(物體),不過可以理解為「它是眼睛看不見,具有很強能量的光之類的東西」。在電磁波中,頻率最低的稱為電波,頻率最高的稱為γ 射線(加馬輻射)。可見光是人類眼睛能感受到的電磁波,頻率是用來表示振動的快慢。表示一秒鐘內振動的次數。所以,電磁波的能量隨其頻率的增高而增大。電磁波有長波、調幅(AM)廣播用的中波、短波、調頻(FM)廣播或電視用的超短波(VHF)、微波爐或電視用的極短波(UHF),極短波也叫做微波。電磁波的傳播速度與光速相等。(點選放大圖瀏覽)比電波的頻率更高的,也就是能量更高的有紅外線和紫外線。紅外線可使皮膚有熱感,紫外線是可使皮膚變黑的電磁波。能量再高的電磁波就是x 射線和γ 射線。電磁波向四面八方輻射出去,廣義地說,從電波到γ射線的電磁波都稱為輻射;而通常狹義所稱的輻射是指高能的x 射線和γ 射線。換言之,電波、紅外線、紫外線和輻射都是同一類型,只是能量高低不同而已。 |
Q:請問若預定核醫檢查的時間因為臨時有事不能來做,可以改期嗎? |
A:可以。因為核醫藥物很貴且皆須前一天預訂,因此若臨時有事不能來做檢查,我們希望您能在檢查前一天下午五點前打電話告知,讓我們可以取消預訂的核醫藥物,以免浪費醫療資源,檢查則可以另外約時間再做,不用再回門診重開檢查單。 |
Q:輻射是怎樣產生的?它從何而來? |
A:有些輻射線是從鐳那樣的放射性物質放射出來的,而像鐳那樣能放射出輻射的物質稱為放射性物質。放射性物質不斷地放出輻射,即使將放射性物質敲碎,或者加熱、冷卻,仍然會不斷地放射出輻射。此外,宇宙射線也是一種輻射,它是來自宇宙間的星體日夜不停地放射到地面上。因此,我們人類自古以來都一直受到宇宙射線的照射。輻射中的x 射線和電子輻射,可以用人為的方式以輻射發生裝置來產生,這種輻射稱為人造輻射。醫療用的x 射線以及從電視機屏內側漏出的少量x 射線是由電力產生的,這與電爐或電熱器產生的紅外線類似。因此,一旦將輻射發生裝置的電源開關切斷,輻射當然就沒有了。人造輻射還可調整發生裝置上的電壓來調節它的能量。 |
Q:輻射的能量究竟是怎麼回事? |
A:輻射的能量,依照輻射的種類而不同。x 射線和γ 射線這類電磁輻射,其能量隨頻率的增高而增大。而α 射線、β 射線、電子輻射與中子輻射這一類粒子輻射,其速度大、能量也大。由輻射發生裝置得到的人造輻射(電子輻射、x 射線等)能量取決於電壓。例如在電子輻射發生裝置上加上1 百萬伏特(MV)的電壓,就可得到能量為1 百萬電子伏(MeV)的電子輻射。電子伏(eV)是用於原子或分子世界的能量單位。與此相反,由放射物質發出的輻射(α 射線、β 射線、γ 射線)的能量取決於放射性物質的種類。例如,鈷60 這種放射性物質放射的 射線為1.17MeV 和1.33MeV 兩種能量;碳14 這種放射性物質則放射出0.15MeV 的β射線。 |
Q:什麼地方有放射性物質?種類有多少? |
A:地球上到處都有放射性物質。其中,鉀、鐳、釷、鈾等廣泛分布於地殼中, 氚和碳14、氡等存在於空氣中。此在地殼中埋藏著大量的放射性物質,是在地球形成時即生成的。地熱就是由這些放射性物質所放出輻射的能量轉化成的熱能;溫泉水中含有鐳和氡就是證明。不論輻射能量多大,最後都轉化為熱能。空氣、土壤和水中所含的放射性物質亦會被動植物攝取到體內,因此我們的食物和飲水中也含有放射性物質。我們生活周圍中有些傢具和建築物也不例外地含有微量的放射性物質。我們的體內,經由食物也攝取了多種放射性物質,其中攝入鉀40 特別多。在放射性物質當中,除上述的天然放射性物質外,利用加速器或核反應爐等裝置,以人工生產的稱為人造放射性物質,如鈷60(60Co)、鍶90(90Sr)和銫137(137Cs)等,目前為止已達兩千種以上。 |
Q:受到多大的輻射曝露會有危險? |
A:我們的身體受到的輻射曝露來自(1)宇宙射線;(2)大地產生的輻射;(3)經由食物攝入體內的微量放射性物質。這些輻射總稱為天然輻射。這些輻射造成的有效等價劑量平均每年約1.1 毫西弗(mSv),表1 列出了這3 種輻射的劑量。
(點選放大瀏覽表1)
此外,我們受到來自空氣中氡氣的有效等價劑量平均每年約1.3 毫西弗。人體在地面上受到宇宙射線的粒子照射約每秒500 個,宇宙射線的強度隨海拔高度而增強,在平流層其強度為地面的10 倍。因此搭乘飛機的時候自然會受到較多輻射的曝露,但還不致於達到威脅健康的量。天然輻射在地球生物誕生之前就有了,其強度比現在高得多,人類也是在這種輻射環境中進化過來的。最近已經發現,在遮蔽了天然輻射的環境中,生物難以生育。有人以為天然輻射是無害的,而人造輻射和人造放射性物質的輻射才是有害的,這種想法是錯誤的,這兩種輻射的本質其實一樣,有害與無害的劃分標準是天然輻射的水準低。有人一聽到「輻射」或「放射性」就恐懼不安,感到很害怕,這不是科學的態度。重要的是它的量的大小。有的人神經過敏,連泡溫泉浴、看電視,甚致於長途坐飛機都怕輻射的照射。 (點選放大瀏覽表2日常輻射的強度和劑量) |
Q:為什麼輻射讓人害怕? |
A:生物體受到輻射的照射之後,細胞中的DNA〔基因的實體,稱為去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的分子被切斷或分子的排列變得不規則。這種損害的機率隨著受到的劑量,依比例增加。受傷的DNA 大部分可以恢復,但成千上億個中難免有幾個無法修復的。因此,會發生遺傳訊息的不正常,結果導致細胞繁殖的變異,這就是突變。基因突變的產生確實容易出現遺傳效應或癌變,對輻射的恐懼即在於此。我們常聽到一句話:「即使受到少量的輻射, 也會引起基因突變而生下畸形兒。」的不科學的報導。這種報導是混淆了體細胞基因和生殖細胞,這兩種細胞都會有基因。癌是體細胞的基因受損而引起,畸形遺傳效應是生殖細胞的基因受損而引起。如果受到輻射傷害的是手足或胃腸等體細胞的基因,這是不會生出畸形兒的。 (點選放大瀏覽表1.輻射致癌與遺傳的影響) |
Q: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輻射?劑量的高低如何? |
A: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受到輻射曝露的量,除了特殊情形外,因放射治療所接受的劑量約在數毫西弗的程度,而已經確認人體在接受有效劑量100 毫西弗以上時,才會對健康造成影響。 (點選放大瀏覽圖1) (點選放大瀏覽圖2) |
㋡ 教育訓練
主題/作者 | 會議/期刊名稱 |
利用低劑量模式執行電腦斷層導引胸腔病灶切片檢查/蔡慧貞 | 中華民國醫事放射學會第52次年會暨國際醫學影像學術研討會 |
主題/作者 | 會議/期刊名稱 |
屏東縣偏鄕肺結核主動篩檢計畫之成效探討/邱靖傑 | 中華民國醫事放射學會第51次年會暨國際醫學影像學術研討會 |
主題/作者 | 會議/期刊名稱 |
院內乳篩提示系統成效/韓韡齡 | 中華民國醫事放射學會第50次年會暨國際醫學影像學術研討會 |
"COMPARISON OF VARIOUS MRI FAT SUPPRESSION TECHNIQUES ON A WATER-FAT PHANTOM AT 1.5 T"/王慧君 |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Basis and Communications |
主題/作者 | 會議/期刊名稱 |
CR設備導入DR系統後能有效縮短病人平均等候時間/韓韡齡 | 中華民國醫事放射學會第49次年會暨國際醫學影像學術研討會 |
利用自製輔具增進下肢無力患者小腿前後位攝影之效益/蔡慧貞 | 中華民國醫事放射學會第49次年會暨國際醫學影像學術研討會 |
主題/作者 | 會議/期刊名稱 |
比較增設數位式乳房攝影x光機前後乳房攝影檢查排程等後天數差異/江玫君 | 中華民國醫事放射學會第48次年會暨國際醫學影像學術研討會 |
運用PDCA降低門診一般X光攝影重照率/邱靖傑 | 中華民國醫事放射學會第48次年會暨國際醫學影像學術研討會 |
主題/作者 | 會議/期刊名稱 |
門診主動提示系統對於乳癌篩檢量的影響/胡雯馨 | 中華民國醫事放射學會第47次年會暨國際醫學影像學術研討會 |
運用HFMEA降低常規X-ray攝影錯誤影像發生率/楊東霖 | 中華民國醫事放射學會第47次年會暨國際醫學影像學術研討會 |
運用PDCA降低常規影像電腦後製Mark/阮詩雅 | 中華民國醫事放射學會第47次年會暨國際醫學影像學術研討會 |
㋡ 聯絡我們
☗ 地址:90059屏東市大連路60號 放射線科
☏ 電話:(08)7368686 分機 3115
最後更新日期:2019-07-04